每年初春,總有一份榜單讓全球目光聚焦——《QS 全球 MBA 排名》。不只是名次的較勁,更是一份國際商業教育趨勢的晴雨表。
2025 年最新的《QS 全球 MBA 排名》正式公布,我們不只是幫你整理名次,更想協助你看見背後的趨勢與選擇的智慧。
這次評比涵蓋五大面向——薪資成長、就業成果、投資報酬率、思想領導力與多元性。整體來看,美國名校仍穩居前段班,但歐洲與亞洲的商學院正以驚人的速度追趕,代表全球的 MBA 教育正在邁入一個更強調實務應用、多元觀點與國際流動性的新時代。

QS全球MBA排名2025
排名 | 商學院名稱 | 國家/地區 | 思想領導力 | 投資回報 | 創業與校友成就 | 就業能力 | 多元化 |
1 | Stanford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 | 美國 | 95.2 | 90.9 | 100 | 97.6 | 68.9 |
2 | Penn (Wharton) | 美國 | 95.9 | 95.0 | 83.9 | 98.6 | 78.3 |
3 |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| 美國 | 96.5 | 90.4 | 96.9 | 96.4 | 72.9 |
4 | MIT (Sloan) | 美國 | 99.1 | 90.5 | 88.4 | 98.6 | 70.5 |
5 | London Business School | 英國 | 97.7 | 90.9 | 86.7 | 98.0 | 73.9 |
6 | HEC Paris | 法國 | 95.3 | 100 | 78.4 | 97.0 | 73.6 |
7 | Cambridge (Judge) | 英國 | 98.1 | 94.4 | 80.9 | 94.9 | 75.2 |
8 | Columbia Business School | 美國 | 93.7 | 95.7 | 77.3 | 97.3 | 71.1 |
9 | IE Business School | 西班牙 | 76.8 | 98.7 | 82.4 | 95.4 | 88.0 |
10 | IESE Business School | 西班牙 | 82.8 | 98.4 | 79.7 | 97.0 | 75.8 |
11 | INSEAD | 法國 | 90.5 | 91.0 | 79.5 | 97.9 | 67.0 |
12 | Northwestern (Kellogg) | 美國 | 85.7 | 97.2 | 76.5 | 97.5 | 68.0 |
13 | UC Berkeley (Haas) | 美國 | 95.9 | 91.6 | 78.1 | 94.6 | 67.2 |
14 | UCLA (Anderson) | 美國 | 91.1 | 95.5 | 82.3 | 92.1 | 68.3 |
15 | Chicago (Booth) | 美國 | 94.3 | 93.3 | 78.8 | 95.7 | 57.7 |
16 | Yale School of Management | 美國 | 89.1 | 96.0 | 81.7 | 90.6 | 74.0 |
17 | NYU (Stern) | 美國 | 81.1 | 96.2 | 76.6 | 93.6 | 68.7 |
18 | Imperial College Business School | 英國 | 90.2 | 90.2 | 74.2 | 92.4 | 74.0 |
19 | Oxford (Said) | 英國 | 99.1 | 71.7 | 81.2 | 95.8 | 72.0 |
20 | SDA Bocconi School of Management | 義大利 | 90.3 | 100 | 70.6 | 83.6 | 69.5 |
21 | Esade Business School | 西班牙 | 75.7 | 94.3 | 56.7 | 95.0 | 76.2 |
22 | Michigan (Ross) | 美國 | 79.8 | 98.0 | 70.3 | 83.6 | 67.3 |
23 | Duke (Fuqua) | 美國 | 78.8 | 96.8 | 69.5 | 83.7 | 70.1 |
24 | IMD | 瑞士 | 64.7 | 98.3 | 73.1 | 83.5 | 69.8 |
25 | NUS Business School | 新加坡 | 86.3 | 81.6 | 71.6 | 83.9 | 70.9 |
26 | Copenhagen Business School | 丹麥 | 88.5 | 86.9 | 69.7 | 81.1 | 69.7 |
27 | ESCP Business School | 法國 | 71.6 | 100 | 62.5 | 75.3 | 97.1 |
28 | Melbourne Business School | 澳洲 | 88.7 | 90.3 | 65.9 | 78.8 | 68.2 |
29 | Tsinghua University,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| 中國 | 94.3 | 97.8 | 58.5 | 72.9 | 59.9 |
30 | Indian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Ahmedabad | 印度 | 89.2 | 93.4 | 62.7 | 75.6 | 61.3 |
全球頂尖 MBA 項目總覽
排名,的確可以是參考,但更重要的是: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,未來想在哪裡發光發熱?
不同地區的 MBA 有著各自獨特的教學理念與就業資源。不論你嚮往美式實戰思維、歐洲的跨文化管理訓練,或是亞洲的策略落地與高效率應用,這些頂尖學校,正是全球學生踏出下一步時最常比較的對象。
美國:學術 × 實戰並重的經典選擇
美國商學院長年被視為全球商業教育的心臟地帶。像是 Wharton、Harvard、Stanford 這些熟悉的名字,不只是學術殿堂,更是眾多企業領袖、創業家、投資人起步的地方。
學校名稱 | 強項領域 | 畢業後平均薪資(年/.美金) | 校友資源 |
Wharton(賓大) | 金融、投資 | 約 $160,000+ | 全球頂尖金融圈 |
Harvard | 策略、領導力 | 約 $155,000+ | 多元產業連結 |
Stanford | 創新、創業 | 約 $165,000+ | 矽谷創投資源 |
🔍 為何選擇美國?
- 就業市場大:畢業後可直接留美工作(STEM MBA 可延長 OPT)
- 教學重實戰:案例教學與業師指導密切
- 領域多元:從企業創投到非營利管理都能找到對應項目
歐洲商學院蓬勃發展,INSEAD、LBS 表現亮眼
歐洲 MBA,近年持續穩健上升,不只是排名節節高升,更是全球企業積極招募跨文化人才的熱點。
以 INSEAD、LBS、HEC Paris 為代表的歐洲頂尖商學院,正吸引來自 100 多個國家的學生,不為別的,只因它們具備三項難得優勢:
🔹 學制靈活、效率高:多為一年至一年半課程,幫助你快速進修、迅速重返職場
🔹 文化多元、國際生比例高:課堂上就是縮小版地球村,學習的同時建立全球人脈
🔹 強調跨文化管理與實務合作:非常適合未來想跨國發展、進入國際企業的你
學校名稱 | 特色 | 項目時長 | 校區 |
INSEAD | 世界最多國際生 | 1 年 | 法國/新加坡 |
LBS | 國際化與金融強項 | 15–21 個月 | 倫敦 |
HEC Paris | 經濟實惠、校友活躍 | 16 個月 | 巴黎近郊 |
📌 適合誰?
- 希望快速完成學業、重返職場者
- 重視跨國學習與文化刺激者
- 有意在歐洲發展職涯者
亞洲地區競爭激烈,新加坡國立、香港科大強勢上榜
亞洲地區的頂尖商學院,正以實力與靈活度,成為越來越多國際學生的「理想起點」。
像是 新加坡國立大學(NUS)、香港科技大學(HKUST) 等校,已穩居全球 MBA 排名前段班。他們為什麼這麼搶手?
🔹 全英文授課,無語言障礙:讓學生可無縫銜接國際商業邏輯
🔹 地區企業連結強、實習就業資源豐富:特別是科技、新創、金融領域機會多
🔹 成本相對親民、回報率高(ROI):總體預算更靈活,適合精打細算型學生
🔹 地緣與文化接近,生活適應容易:離家近、家人安心,也是許多家長的選擇因素
學校名稱 | 所在地 | 強項 | 平均學費 |
NUS(新加坡國立) | 新加坡 | 綜合實力強、亞洲視角 | 約 SGD 75,000 |
HKUST(香港科大) | 香港 | 科技與創業導向 | 約 HKD 600,000 |
CEIBS(中歐國際工商學院) | 上海 | 中國商業研究權威 | 約 RMB 438,000 |
🔍 為何選亞洲?
- 成本較低,回報率高(ROI)
- 離家近、文化適應容易
- 地區企業實習/就業管道多元
如何選擇最適合的 MBA?從地區到專業領域全面評估
選 MBA,不是誰排第一你就跟誰走,而是問問自己:「我希望這段學習,為我的人生帶來什麼?」
很多學生一開始只看薪資、只看名校,卻忽略了這所學校適不適合我?
如果你正卡在「哪裡都想去、每間都很強」的選擇困難中,先放下排行榜,從這三個面向重新出發,才能挑到真正適合你的人生跳板:
1️⃣ 地理位置與文化適應度
2️⃣ 專業領域與未來職涯方向
3️⃣ 學校教學風格與個人學習偏好
接下來,我們會幫你逐一拆解這三大評估面向,幫你找回選擇的主導權。
🌍 地理位置與文化環境,決定的不只是學習,而是整體人生節奏
你可能沒想過,以下這些「看似小事」的元素,其實會決定你是否能順利度過那一整年:
🌦️ 語言與生活適應力
- 歐洲的多語文化 vs 亞洲的地緣熟悉 vs 美國的英語環境全浸泡
- 你是否能自在融入當地、與同學深度互動?
💼 實習與就業機會
- 當地有沒有外商、大型企業願意提供實習?
- 畢業後能否留下工作?是否有校友或企業內推資源?
✈️ 畢業後的留任難易度
- 美國的 STEM MBA 可延長 OPT 工作簽
- 歐洲有些國家鼓勵畢業後創業或工作,但簽證期限短
- 亞洲許多學校與在地企業緊密合作,就業連結更快上手
地區 | 優勢 | 可能限制 |
美國 | 商業資源豐富、薪資高 | 學費貴、簽證壓力大 |
歐洲 | 學費較低、學制短 | 畢業後留任較難 |
亞洲 | 語言文化較近、回亞洲發展快 | 校友網絡影響力待觀察 |
🎯 專業領域影響更深遠,最適合你的,才是第一名
每所商學院都有各自的專業亮點:有人專精金融投資,有人引領創業創新,有人則在科技與品牌策略走得特別前。
如果你已經對未來有方向(或至少有興趣的產業),以下課程內容與對口領域,會是你選校時最該關注的焦點:
專業領域 | 強校代表 | 關鍵課程 |
金融 | Wharton、Chicago Booth | Financial Modeling、M&A、Capital Markets |
科技創業 | MIT Sloan、Berkeley Haas | Tech Strategy、Startup Lab、Product Studio |
國際管理 | INSEAD、IESE | Cross-Cultural Negotiation、Global Strategy |
🧠 教學風格決定你怎麼思考,MBA 是邏輯與視野的重塑
選 MBA,不只是選一門課程,而是在選擇一種學習邏輯、思考方式,甚至職涯信念。
每一間商學院背後都有一套「訓練大腦的方式」,你會在課堂中潛移默化學會如何分析問題、與人合作、做出決策。而這些能力,會直接影響你未來在企業、創業、或投資場上的判斷力。
📘 教學風格與內容差異:
教學風格 | 代表學校 | 課程特色 |
案例導向 | Harvard | 每堂課皆以真實商業案例為主,培養決策思維與辯證力 |
分析導向 | Chicago Booth | 重量化模型與資料分析,強調邏輯與數據基礎 |
實戰導向 | MIT Sloan、Berkeley | 結合業界專案、創業實作,適合動手型學習者 |
多元討論導向 | INSEAD | 國際組成、跨文化管理為重,強化全球化溝通力 |
🔍 什麼是適合?
- 喜歡辯論、做決策:Harvard 是你的舞台
- 偏好邏輯推理、精算:Booth 給你最強數據訓練
- 想創業、想落地產品:MIT、Berkeley 實驗場就是為你而設
- 希望結交全球朋友、練習多語環境:INSEAD 是你的文化挑戰營
📌 真正值得的留學,不只是念書,而是能讓你重新長出全新的思考肌肉與國際溝通力。
立即開始你的留學規劃
真正的關鍵,是把「數據」轉化為「適合你」的選擇。
📌 在展開你的 MBA 申請前,建議你這樣開始規劃:
- 釐清目標:你是想升職加薪?轉職領域?創業?還是進入國際市場?
- 確認財務預算與地點偏好:不同地區的學費、生活費、實習機會差異極大
- 查閱學校課程與就業報告:別只看排名,看的是「畢業後去哪裡」與「學什麼」
- 預約留學顧問/加入模擬課程體驗營,越早了解實際內容,就越能做出準確選擇
👉 讓我們幫你少走冤枉路!
立即預約專人諮詢,量身打造你的 MBA 申請藍圖:
✅ 專業顧問協助目標設定與學校篩選
✅ 提供簡歷優化與申請文件指導
✅ 實戰模擬面試,提升錄取機率